亞硫酸鈉物理性質
外觀與性狀:白色、單斜晶體或粉末。
CAS:7757-83-7
熔點(℃):150(失水分解)
相對密度(水=1):2.63
分子式:Na2SO3
分子量:126.04(252.04)
溶解性:易溶于水(67.8 g/100 ml(七水,18 °C),不溶于乙醇等。
化學性質
亞硫酸鈉在空氣中易風化并氧化為硫酸鈉。在150℃時失去結晶水。再熱則熔化為Na2S與Na2SO4的混合物。無水物的密度2.633。比水合物氧化緩慢得多,在干燥空氣中無變化。受熱分解而生成Na2S和硫酸鈉,與強酸接觸分解成相應的鹽類而放出SO2。亞硫酸鈉還原性極強,可以還原銅離子為亞銅離子(亞硫酸根可以和亞銅離子生成配合物而穩定),也可以還原磷鎢酸等弱氧化劑。亞硫酸鈉及其氫鹽在實驗室可以用于清除醚類物質的過氧化物(加入少量水,微熱攪拌反應后分液,醚層用生石灰干燥,用于一些要求不高的反應)。
粉末:
晶體:
亞硫酸鈉在印染工業作為脫氧劑和漂白劑,用于各種棉織物的煮煉,可防止棉布纖維在高溫帶堿情況下局部氧化而影響纖維強度,并提高煮煉物的白度;能使木質素形成易溶于堿的衍生物而被去除,能使蛋白質和果膠等雜質分解而溶于堿液中,對含雜質較多的低級棉去雜效果尤為突出。
亞硫酸鈉是制革工業的一種重要助劑,用于皮革處理,能使皮革柔軟、豐滿、堅韌,具有防水、抗折、耐磨等性能。同時,其還可用于皮革加脂劑的制造。
亞硫酸鈉含量:副產90左右 正產96-98 粉末或晶體
亞硫酸鈉傳統的生產工藝是以單質硫為原料產生SO?,SO?再與純堿(Na2CO3) 和NaOH 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NaHSO3,然后經中和、濃縮干燥而制得成品。生產過程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如下:
S+O?=SO?
3SO?+2Na?CO3+H?O=Na?SO3+2NaHSO3+2CO?
NaHSO3+NaOH=Na?SO3+H?O
傳統生產工藝的亞硫酸鈉產品質量較好,技術成熟,原料不受限制,但所需原料硫和純堿的價格較高,生產成本較高,且有大量廢氣(CO2)產生。
我國天然堿資源豐富,而以含有鹽、硝及水不溶物等雜質的天然堿(日曬堿)為原料,將硫磺燃燒產生SO?,采用碳酸鈉-碳酸氫鈉吸收SO?法直接制取工業無水亞硫酸鈉,產品符合標準,而且具有原料成本低,經濟效益顯著的特點,為天然堿的綜合利用及深加工開辟了一條新途徑。
李春萍等研究利用天然芒硝、石灰和SO?反應制取亞硫酸鈉。此法與純堿制取亞硫酸鈉比較,由于原料路線不同,單位成本大大降低,經濟效益顯著提高,為亞硫酸鈉的原料來源開拓了新領域。
陸海芬利用地下鹵水、廢硫和碳酸氫銨3種原料生產亞硫酸鈉。廢硫主要來源于以煤為原料的化肥廠、發電廠和焦化廠等企業的回收廢料。鹵水和碳酸氫銨進行復分解反應生成碳酸氫鈉,再利用碳酸氫鈉堿液吸收由廢硫磺燃燒所產生的SO?,獲得亞硫酸鈉,同時副產氯銨。雖然該工藝原料成本有所降低,但工藝路線較復雜,設備較多,占用場地較大,產品質量不夠穩定。